|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裁判文书 民意沟通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工作落实年 “三争”晋先 优化营商环境

 

“一站式”诉讼 “五星级”服务

  发布时间:2019-01-09 16:30:54




        近年来,西安区法院认真贯彻黑龙江省高院和牡丹江市中院部署要求,坚持“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诉讼服务理念,打造符合实际的黑龙江诉讼服务模式。诉讼服务中心设置立案、信访、诉非对接三大区域,发挥立案服务、信访接谈、查询咨询、多元化解四大功能,形成了“三区分设、四位一体”的诉讼服务新格局。同时,还依托信息化建设,搭建包括12368热线电话和短信、手机APP、微信、网络、律师诉讼服务平台在内的“一线五平台”便民服务系统,从实体、程序、时效各个方面体现司法便民,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互联网+”的星级诉讼服务,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服务中心升级——确立新标准 打造新格局

西安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占地约1300余平方米,采用“柜台式”、“窗口式”开放办公方式。诉讼服务大厅有明显标志,方便群众出入,并建有无障碍通道。群众走进诉讼服务中心,可以看到LED屏幕全天候滚动播放诉讼服务须知,便利当事人了解诉讼流程。设有6大功能区:导诉服务区、书写服务区、网上立案区、等候服务区、便民服务区、立案服务区。群众可以享受法院提供的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绿色通道、司法救助、诉前保全、司法鉴定、材料收转、判后答疑、第三方接待、信访接待、诉调对接等10余项“一条龙、一站式”服务。

导诉服务区。立案大厅设置导诉服务台,设专职人员负责接待,并配备了电子触摸智能排队管理设备。根据当事人的诉求,进行导诉分流,引导至相应服务窗口或等候区域。

立案服务区。设置10个服务窗口,包括交费窗口;绿色通道;党员先锋岗;民商事、刑事、行政立案窗口;诉前保全审查;申请执行窗口;档案查询;司法鉴定等等。同时,还设置新区公证处窗口,发挥公证法律服务职能,推动司法与公证资源重组升级,提高司法效率,提升司法权威。除此之外,每个窗口还配置了“一键报警”按钮,遇突发状况,法警队能第一时间赶到处理。

自助立案区。配备立案查询电脑及网上立案流程图,当事人可自主进行网上立案、查询案件信息。同时配有档案查询刷卡机,通过扫描身份证就可以查阅相关档案信息等。

自助服务区。立案大厅设置书写服务区,为当事人提供立案所需的常用文书参考样式和必要的法律条款提示,同时还提供了纸、笔、复印等服务。诉讼服务指南展柜提供便捷准确且方便携带的诉讼宣传彩页,使诉讼服务更贴心、更便捷、更亲民。

等候服务区。设有报刊阅读柜、急救箱、饮水机、一次性水杯、饮料自助售卖机和手机充电等便民设施,并提供免费WIFI,为当事人提供便利。

便民服务区。配备了诉讼风险评估机、自助查询机,通过语音播报诉讼服务须知、普法宣传等,营造便民、和谐的服务环境。在合议庭与当事人已有约定后,在便民服务区为当事人提供送达诉讼文书、判后答疑等服务。同时设置了院长信箱,创建民意沟通渠道,打造阳光、智慧、便民的诉讼服务中心。

创新发展升级——改革前导区 打造五星级

西安区法院把诉讼服务从有形实体拓展到网络空间,架构“两微一网一端”服务平台,融合法院门户网、诉讼服务网,实现了法院网、法院官方微博、法院微信公众号、12368诉讼服务热线跨界互联。通过完善法院公开信息、案件流程信息、诉讼电子档案等数据库,建立诉讼服务网。进入西安区法院官网,便可进行网上案件信息查询、网上诉讼咨询、网上阅读裁判文书等,通过“网上预约立案”模块,即可享受“足不出户,云端立案”。同时,西安区法院还开通短信诉讼服务平台、手机APP诉讼服务平台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平台,为群众打造“网上便民服务圈”,实现线上线下“全链接”、“同质化”服务。

针对群众更愿意面对面寻求诉讼服务的实际,诉讼服务中心创建远程视频接访中心。内设法官接待室、诉讼对接室、远程视频接访室,建立了由人民调解员、资深律师、法学专家、志愿者等组成的“第三方”参与化解机制。信访人员可以借助远程视频接访设备,直接连通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表达诉求。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值班制度,指导处理疑难事项,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制定诉讼风险告知制度、重大案件及时报告制度和院长每周二约期接谈制度,将诉讼便民举措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提升服务质量。  

 为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打造全员调解、全流程调解、全领域调解,西安区法院将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改革前导区,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构建多方参与、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合力共济的社会化诉讼服务体系,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内设诉前调解室、速裁调解室、律师调解室、人民调解室,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非诉调解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纠纷。同时设立心理减压室、冷静室、训诫室、母婴之家等,构建便民利民的综合性司法服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