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印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已经拉开大幕。西安区法院也为此次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进行着努力,四个多月过去了,改革的成功已初现端倪。
第一、西安区法院已做到人民陪审员制度全面开花,从原来只有民事案件中才有人民陪审员参与,到现在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各个审判领域都由人民陪审员的参与,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数量明显提高,而这带来的显著成效就是西安区法院结案率和审结率均有所上升。
第二、大幅增加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员和正式人员数量。西安区法院原先人民陪审员正式人员和候选人员数量均很少,容易形成小圈子,造成了人民陪审员固定化。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今年我院不断扩充人民陪审员的数量,努力实现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经济状况的人都会成为人民陪审员。
第三、西安区法院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注重人民陪审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陪审员应当对法律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乐于为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的“热心肠”。所以,西安区法院多次组织人民陪审员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分享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经验,提高人民陪审员对这份职业的使命感。
第四、人民陪审员的履行职责除了每个陪审员对该职业的责任心,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积极配合,因为人民陪审员来自社会各个行业、各类性质的单位。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必然占据其本职工作时间、影响其所在单位的工作。西安区法院也积极与各单位沟通联系,使各单位能够理解人民陪审员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人民陪审员的工作,为人民陪审员们减少后顾之忧。
西安区法院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虽然对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盲目乐观,也要认识到还有不足和缺陷。虽然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西安区法院有信心可以在此路上披荆斩棘,使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有力促进司法为民、司法公正,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让我们的司法领域更加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