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裁判文书 民意沟通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工作落实年 “三争”晋先 优化营商环境

 

天平两端,皆是挚爱:少年法庭妙解抚养纠纷“最优解”

  发布时间:2025-09-18 14:57:51


    一面是望子成龙的严苛父亲,一面是有求必应的温柔母亲,17岁的小航一言不发地坐在法庭上。“小航的未来我都规划好了,他一定会考上军校、当上军官,现在跑回来不上学,前途都没了,小航就是被你宠坏了!”面对小航父亲对小航母亲大声的呵斥,小航母亲哽咽的说:“孩子现在都被你吓坏了,你的教育让他窒息,孩子必须跟我过。”伴着两人的争吵声,揭开了这场抚养权纠纷的序幕。近日,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调解的这起案件,道尽了抚养权争夺背后的爱与博弈。

    小航父母离婚时约定由父亲抚养。父亲事业有成,希望小航考入军校,初中时就为小航报了一对一的补习班,高中时将小航转入山东的学校进行封闭学习,规划着考入军校或警校的路径,却忽略了小航内心抗拒军校的真实想法。母亲经营店铺,收入可观,会在小航提出需求时为其购买手机、衣物、平板等用品,直到今年2月份,小航因难以忍受高强度的学习节奏、压抑的生活环境,自己偷偷从山东的寄宿学校跑回牡丹江的母亲家中,母亲才发现小航变得不再开朗、不爱说话、排斥上学,毅然起诉变更抚养权。

    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漩涡中,父亲的教育蓝图与母亲的心灵守护激烈碰撞。少年法庭法官敏锐洞察: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如何为孩子编织完整未来的思考题。法庭突破简单裁判思维,化身“成长方案设计师”。法官引导父母跳出“输赢”框架,三次调解层层递进:首次厘清小航真实需求——渴望学业进步亦需情感依靠;二次剖析双方优势——父亲的资源规划力与母亲的共情陪伴力;最终促成创造性共识:小航到母亲处生活,由母亲陪伴、缓解小航目前的压抑情绪,营造轻松、温暖的生活环境,待小航恢复状态后,父母共同参与小航后期教育决策并共同承担费用。法官同时化身心理咨询师,在调解室对小航进行心理辅导,耐心地倾听小航内心压抑、苦闷的情绪,引导其调解心境、热爱生活。

    送达调解书时,法官向小航的父母嘱咐道:“教育之翼与心灵港湾,终将托举同一轮朝阳。父母放下争夺共同托举,才能守护少年破茧成蝶。”少年法庭以调解为梭,织就了儿童利益最大化的锦缎,让父母从对立走向共建,不仅裁断了纠纷,更缝合了爱的完整性,让每一次抚养权的移交,都成为孩子走向更广阔未来的阶梯。


一审:车飞 

二审:季明

三审:毕丹宁

编辑:吴雪萌

 
 

 

关闭窗口